烟台大学党委宣传部主办
网站首页 >> 三元文苑 >> 正文

不说再见

发布时间:2019-05-15   来源:烟台大学记者团    作者:新161-2 谌颖轶   点击:

在写这篇文字的时候,我已经离开台湾两个月整了。两个月前的此刻,我和好朋友在台中炙热的28℃里感受热风,也独自一个人爬上凌晨四点零下5℃的中央山脉为了等一场日出。就这样,从台中回台北之后,我断断续续的环岛旅程画上了一个句点。

第一次知道世新大学是什么时候呢?大一的时候,音视频课程的老师找来一位研究生学长给我们讲述他的故事。他提到赴台交换这半年,对他学业生活的启示:高端先进的设备,让他对新闻学的概念走上一个新台阶;课程的精细化分让他选择课程更有方向……我坐在台下听学长讲述,感受着他的世新情怀。那个时候就在想,世新大学究竟是所什么样的大学,我是否也有机会亲身体会一下他眼中的世界?

去世新大学交换的念头就这样在脑海里悄悄埋下种子,数月生长起来。在班级群里下通知的时候,我就开始准备材料提交。

其实去台湾之前,我对台湾一点概念都没有。只是从摄影博主的相册里看到一些偶像剧的小清新场景,辽阔的草地、明澈的天空、大片大片的森林还有太平洋汇聚过来的海水,这些构成了我对台湾的印象。在这次交流中,希望自己走很多的路,看更多的风景,也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刚抵达台北的时候,37℃的潮湿闷热让人喘不过气,天空像在酝酿一场大雨,把整个世界都捂得炎热,当雷电抵达,轰隆隆的暴雨倾洒的时候,我们才得以舒出一口气。台北给我的第一印象不那么好,连续几天没能见到阳光,湿漉漉的天气让人苦恼。

来台北的第二节语言逻辑课,老师给我们讲了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洞穴之喻”。故事的大意是,一群原住民住在洞穴里从未出去过,头领告诉他们世界就是现在所看到的这个样子,漆黑一片。但是有一天,其中一个原住民得到了一个走出洞穴的机会,他看到了火光,看到了洞穴之外新奇的事物,于是迫不及待地跑回洞穴告诉他们的统领,世界不止眼前的样子,有火有光有温度,可是统领说这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故事,世界就是我们眼前的样子,并且告诉所有子民们这个人已经疯了,再没有人相信他说的话。那些活在洞穴之中的原住民,只相信眼前的事物,相信千百年来的所谓真理,却缺乏了批判的思考。老师说,我们在生活学习中要学会不落窠臼、仰望天空,这样才能够了解眼前之外的事物,这就是这门课开设的意义所在。

我想,我来台湾的初衷是什么?或许就像“洞穴之喻”一样,想要跳脱出原来的生活,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学习之余,我就在旅行中充实自己:去了台北101,逛了信义商圈,走了第一遍忠孝东路,吃了第一次夜市的芋圆,对未知的繁华充满了喜悦。

跟着交换生旅行团去了宜兰和花莲,在七星潭的夕阳里享受着太平洋吹来的海风,在陌生伙伴的鼓励下大喊着愿望跳下7米高的山崖,在细雨里和陌生人开着烤肉派对,和同为异乡的伙伴坐在小别墅的长椅上分提拉米苏、聊天到深夜。

在“台北故宫博物院”金碧辉煌的大厅,听讲解员讲述过往的云烟,在肃穆庄严的“国父纪念馆”,了解孙中山先生的伟绩。想要看清这座城市,在夜里扛着相机吭哧吭哧地爬上象山的顶端俯瞰了台北全城,和朋友们吹着饱含湿气的晚风在山顶的亭子里拍照。

从捷运线的起点坐到终点,为了看一眼周杰伦歌里唱过的故乡。在等快艇的途中与落日相逢,快艇的涡轮溅起金色的海水,凉凉地淋在胳膊上,我举起相机拍下了渔人码头停靠在岸边的船只。

我交换的学校占地面积很小,操场也只有200米的跑道,但是每一个地方都很精致。我们在凉亭里聊着天吃着午饭,在炎热的天气爬上礼堂的顶楼吹风。这时候的风最惬意,消散了暑气也能让人在安稳中睡着,像极了初夏的海风。闭上眼睛总会想起五六月时候的烟台。沿着海边骑自行车,可以感受到海风湿润扑面,就连海蛎子的味道都变得香甜。身边都是长久又熟悉的伙伴,可以说走就走,可以在夜幕降临的海岸聊很久的心事,可以一起等一场日落。

离开的前一天,在那间不大不小的宿舍里,我收拾完了最后的行李,之前打印的明信片还剩下一张空白的没有用过,我在上面写下了想对自己说的话,同时把它留在了我的书桌上,希望下一位住进这个房间的学妹,能够过得比我更充实。

上一篇:将 行
下一篇:风景旧曾谙

烟大校报

More

高教视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