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大学党委宣传部主办
网站首页 >> 高教视点 >> 正文

中外合作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途径改革

发布时间:2018-08-27   来源:《北京教育》杂志    作者:徐钰愉 华长慧   点击:

摘 要:在中外合作大学开设思政课既富历史意义又具创新意义,如何在多元文化场景中坚持开展涉及国史、国学的国情教育和有关国民品格、公民精神的思政课程,引导学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如何在国际化教学环境中宣传中国文化,引导国际师生了解中国、热爱中国、肯定中国,这是中外合作大学思政课的着力点。中外合作大学开设思政课面临许多现实问题,迫切需要在充分借鉴汲取传统大学思政课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开展切合实际的教学改革和创新。实践证明,以宁波诺丁汉大学为例的中外合作大学形成了以“中国文化课”为课程名称,专题设置以“实际”为导向、评价体系以“全程”为理念、师资队伍以“专业”为标准的经验。这一模式对于人才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对全国范围内的中外合作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高校乃至传统高校的思政课教学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关键词:中外合作大学;思政课;教学途径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外合作办学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样式,逐渐引起世人的关注。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一批独立设置、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大学相继诞生,这类大学处在中西方不同历史文化、不同意识形态、不同政治制度的交汇点上。如何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设什么样的课程,如何有效进行国史、国学、国情教育和有关国民品格、公民精神的政治思想引导?如何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教学吸引力和感染力?这是一个既具历史意义又具实践价值的重大命题。

中外合作大学开设思政课面临的主要问题

1.大学思政课整体现状

一是大学公共课的定义有欠清晰和完整,思政课受到“学术偏弱”的不公评价。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公共课的一门。若说起对思政课的学术评估,过去恐怕难得有人会定位其学术品位,更难得有人会认为需要像对待专业课那样以学术的姿态和要求去对待这门课。年复一年,学生口耳相传,不知从何时起,“思政课学术偏弱”似乎已成定调,这一“定调”为思政课的教学带来诸多困扰,也很大程度影响思政课教师的工作自信。若长此以往,这不仅影响到思政课的尊严和荣誉,更影响到青年人对于基本国情的体认、以及中国人品格塑造和社会风气养成等各个方面。

二是大学思政课“使命与实践”的张力把握尚欠火候。西方学者认为,把一种观点称为“意识形态”的,似乎就是已经在含蓄地批评它,因为意识形态的概念似乎带有一种负面的批评意义。[1]由此看来,从事思想政治教学的一线工作者需要格外审慎地考虑“怎么说”这个问题,即把握使命与实践之张力,这关乎思政课教学的根本。目前,学术界就如何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的问题已有广泛探讨和诸多尝试,也已取得许多成效,但现实形势仍有待改善。以往,中国传统大学的学生价值观教育较多地采用显性教育的方式,主要渠道是思政课课堂,由于教学方式的单一化、师生之间主体—客体固定化等原因造成普遍存在“填鸭式”的灌输现象,再加上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对“意识形态教育”的偏见,造成很多大学生对这类课程存在逆反心理。

三是大学思政课价值观引导和经典思想传承尚未找到切实有效的方法。一方面,当今社会处于信息大爆炸阶段;另一方面,各种理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同时,青年学生生活节奏趋快、压力增大,需要相对过早考虑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受教育大环境和学生所学专业的影响,学生对人文学科的内容缺乏足够的知识积淀和专业眼光,尤其缺乏人文经典的阅读体验经历。这或许是一个普遍的世界性难题。这也为我们的课程教学带来很多现实挑战。

2.中外合作大学思政理论课改革的必要性

一是中外合作大学的思政理论课需要引导学生坚守中国立场、弘扬中国文化。中外合作大学处在多元文化交汇点上,我们需着力培养和引导学生理解自身的立场和处境,不仅站在中国人身位上思考问题,更要站在中国人身位上解决好问题,以期呈现来自这个视角的见识、气度和风范,促进国际理解,在与国际师生交流往来时,自觉、自律地表现中国青年的良好面貌,做一名中国文化的宣传使者。

二是中外合作大学的思政课需要落实“全面育人”教育理念,促进当代大学生加深对中国历史、法律、道德、政治和国情的理解和认知,实现对大学生价值观和思想道德修养引导。在中外合作大学,我们需考量学校的独特国际化教学环境,加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以促进祖国情怀的熏陶和养成、“中国立场”的展示和呈现。同时,我们还要提升国际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和喜爱。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需要充分汲取学校专业课程的成功教学经验(教学环节上分讲座课、讨论课和小组讲述课;教学方法上加强批判性思维的训练等)。在此基础上,还需考量中外合作大学专业课设置的现实情况(学生中有大学三年级赴国外交换学习的;也有大学三年级、四年级均在国外学习的),并进行合理的课程设置,考虑将该门课程必修课的重心落在大学一年级和大学二年级阶段。

三是中外合作大学需要积极开拓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教育路径。中外合作大学的思政课需在汲取国内大学传统思政课的成功经验和国外先进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有效实施思政课教学,适应国际化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可以尝试显性教育结合隐性教育的形式,在显性教育中,充分考虑学生的感受力、接受度,采取有效的授课方式、选择合适的切入角度、表现良好的教学态度、彰显有品味的个人魅力;在隐性教育中,力求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加强其预期性、潜伏性意图,并与显性教育形成积极的、长期的、动态的互补。

3.中外合作大学思政课改革的可能性

一是中外合作大学存在充分的条件和空间,梳理和整合传统大学思政课的内容,加深科目间的内在逻辑,形成内容紧凑、体系完备、逻辑严密的课程体系。目前,中外合作大学基于自身情况存在改革传统大学思政课的潜在可能,我们通过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深入学习研判大学思政课的培养目的、教学要求以及教学现状,得出结论认为:我们要严格执行党和国家对该门课程的要求,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用实用好统编教材,把按要求“开设课程”与“开好课程”有机统一起来。以统编教材设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思政理论课教学的基本内容,实施“4+1+X”模式。

二是中外合作大学依托校园整体学术环境和师资力量,完全有可能“借力使力”以汇聚优秀师资为需求,构建专兼职教师组成的卓越教学团队。中外合作大学的专业课往往引进国外一流大学的专业课程体系,与此相伴随的是校园内国际化的师资力量和生气勃勃的学术研讨氛围。在此背景下,思政课需以“整全”为目标、“借力使力”、兼容并包,充分借鉴和汲取专业课在教学方法、教学设置、教学设备各个方面的经验和做法,以思政为引领、以学术为品牌、以思辨为要旨、以对话为方式,引导学生以专业的要求和精神钻研思政理论课内容,从严面对该门课程的学习,求精求进、求通求解。

三是中外合作大学学生身处多元文化环境中,思维活跃、眼界开阔、责任心强,需激发其内在的爱国情怀和创造潜力,彰显中国青年人的才华和胸襟。中外合作大学的学生在各种机缘巧合下,时常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体验,对“中国人”身份有着独特而切身的把握和持有。他们常有感触而心系祖国,胸怀大爱,时刻以一个中国人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无论何时何地,都尽力维护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和尊严。在此条件下,思政课需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创设合适的课程结构和内容,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和途径,建构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体系,提高思政理论教学内容的传播效率和质量。

中外合作大学思政课教学途径改革尝试—以宁波诺丁汉大学为例

作为全国第一所中外合作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自建校之日起就坚持开设涉及国史、国学的国情教育和有关国民品格、公民精神的政治思想课程。2006年,学校党委引领教研团队进行适合学校实际的思政课程改革。基本思路是在兼顾国内高校思政课内容的前提下,将其统称为“中国文化课”。2011年,学校思政课程教学部门—中国文化课教研室独立建制。学校党委领导教研团队一边探索适合学校实际的课程内容和授课方法,一边积累教学实践经验,致力于中外合作大学思想政治教学课程体系的建构之路。

1.课程内容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文化为主线、思想修养为指向,形成具有“多元互观、中国立场”的崭新教学内容。结合十余年的实践经验,教研团队在充分利用传统思政课教材基础上,编著出版两本配套读本《中国文化与大学生成长》(2015年8月出版)、《思想修养与大学生成才》(2016年8月出版)。前者在时间跨度上涵盖古代、近代、现代、当代;在文化内容上涉及汉字、儒学、民俗、学术、洋务、执政、开放等,读本编写者通过深入探讨传承了五千多年的中国文化对当今中国乃至全球社会的发展以及当代青年学生的长成所能发挥的影响和力量,意在传承中国文化,促进学生国际视野、祖国情怀的形成;后者结合传统高校思政课程的内容要素,囊括历史、政治、法律、道德、心理、未来学等领域,希望通过对诸多场域的讨论,思考批判精神、辩证思维、国际视野、祖国情怀、学识素养、人格养成的内在逻辑,培养学生批判精神、理性观念、辩证思维习惯的养成。

2.教学方法

以强化学生德性养成为目标,实施教师引领、学生自主、知行合一、灵活立体的多样教学路径,并通过三条路径,即理论课、实践课、研究性系列讲座,实现理论教学互动化、实践体验自主化、研究讲座广识化。理论课采取专题形式教学,以“中国思想传统”“中国近两百年历史”“中国文化名人”“中国法律法规”等为观照范围,每个专题选取合适角度切入,审慎探讨与研究“古—今”“中—外”“自我—他者”等思考模式,倡导“多元互观”“中国立场”的治学品格和批判性思维的立体眼界。“研究性系列讲座”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参与,从更广阔的视角(关于学术和生活的有意思的话题都能进入课堂)和更深入的层次(鼓励教师采用经典文本阅读方式讲课),讲授严肃的人文与社科问题,或介绍中西学的经典。实践课以学生社团、实践活动为平台,让学生带着知识、带着思考、带着活动方案、带着自我预期参与其中。学生利用假期走进各地支教、结对帮扶、捐钱出力,体验做人做事之道,铺设成人成才之路。

3.教学团队

以汇聚优秀师资为需求,构建专兼职教师组成的卓越教学团队。教研室聘请校内外在中国文化等方面具有专长的优秀教师、学者参与理论课程教学和实践活动指导,承担教学实践任务,展示众多优秀教师不同风貌的学术品格与为人处世的个人魅力,传递“卓越的学术卓越的人生、优秀的人才优秀的生活”的观念。课程的专职教学团队先后编著出版理论课读本4本,实践课总结教材1本,主持和参与国家、省、市级相关课题计20余项。2012年以来,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等学术期刊和《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权威报刊发表论文,共计50余篇。

中外合作大学思政课教学途径改革取得成效

1.创新课程路径体系

该课程体系填补国内空白,以“一门课程、两本教材、三条路径”为基本构架,创建全新的中外合作大学思想政治教学课程路径体系—“中国文化课”。目前,课程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改革,增加了学生在教学过程的参与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很多极具现实意义的问题,得以在教学中展开。学生能够在国际化的校园背景中,坚守“中国人”立场,正确理解和理性把握“他者”文化。在事关祖国利益的是非问题上,表现出了坚定的祖国情怀,受到外交部、教育部的好评。

2.创新培养方式

以统编教材设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思政课教学的基本内容,实施“4+1+X”模式。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课程中“中国人”立场学术话语(体系),形成中西深度对话交流的学术视野,落实批判性思维的现实训练和整全性思维的养成。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激发调动。

3.创新教学方法

实现理论课、实践课、研究性系列讲座“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针对“满堂灌”“填鸭式”等重学不重用、重知不重行的教学弊端,强调学要深学、用要笃用、知行合一,将教学重心由知识传授向共识辨析转变,在教学活动中有效增进学生思辨积极性、主动性。将理性认知与感性体验有效结合,将“中国人”求学、为人、做事的多方面育人目标整合在一门课程之中。

4.创新教学管理

学校中国文化课教研室在推进教学改革过程中,重点规范课程的教学流程,包括课业要求发布规范化、到课率统计规范化、作业提交规范化、作业评分标准化、成绩公布标准化等一系列制度设定,原则上要求在参考合作方教学规范的基础上,建立适合“中国文化课”课程实际的教学流程。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对课程的尊重程度,提高任课教师的自信心、责任感,把学校里的这门以意识形态引导为主要功能的课程当作一门真正意义上的“必修课”来对待。

5.创新教学服务

设计“中国文化课”教务系统并已投入使用,与“中国文化课”微信公众号绑定,学生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直接查询“中国文化课”课时安排、申请请假调课、查询成绩等。微信公众号每周推送3篇~5篇推文,目前已开设“阅读”“观赏”“研究性讲座安排及近期特色活动”“微文化”等栏目,拥有关注用户近五千人。(作者:徐钰愉 华长慧,单位:宁波诺丁汉大学,华长慧系学校党委书记)

本文系2016年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外合作大学思政理论课教学途径的改革”(项目编号:JG20160184);2016年宁波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点改革试点项目“中外合作大学思政课教学途径的改革”(项目编号:SZZD2016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2017年浙江省教育厅一般项目(项目编号:Y201738665)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英]约翰·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M].高铦,文涓,高戈,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5.

上一篇:扬州大学:VR技术“活化”非遗产品
下一篇:美国大学新生教育模式的经验与启示

烟大校报

More

高教视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