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大学党委宣传部主办
网站首页 >> 三元文苑 >> 正文

杜建寰:俯首甘为孺子牛

发布时间:2019-09-01   来源:烟台大学记者团    作者:姚新喜 赵海峰 王诗雯   点击:

“我们只想一心一意把烟大建设好”

1984年,烟台市成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面对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烟台市委书记王济夫却忧心忡忡:制约烟台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问题就是高等教育问题,烟台当时的高等教育十分薄弱,除了一所一年前刚刚批准建立的烟台职业大学,烟台还没有一所自己的综合性大学。

为了解决日益凸显的人才问题,烟台市委市政府决定自筹基建资金8000万,“自己动手,自力更生,办一所综合大学”,并希望得到中央的支持。

在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万里的支持促进下,山东省政府向国务院呈送建立烟台大学的申请报告。教育部随后决定,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两校共同支援筹建烟台大学。也就是从这里开始,杜建寰与烟大结下了缘分。

当接到赴烟援建高校的工作通知时,杜建寰的第一反应就是,一定要把好的学风和校风带到这个新学校去。他说:“一个学校建立,最根本、最重要的就是树立一个好的学风和校风,这个不是一个人可以做到的,也不是短时间可以做到的。去烟大帮助建设的教师都在北大清华工作了几十年,长期受北大校风和清华校风的浸染,他们把这种风格带到了烟台大学。就是有一种对学术、对教育献身的精神。”

杜建寰作为当年烟台大学的创始人之一,亲自参与了学校的整体规划,从学科专业、培养方向、培养目标,到课程设置以及行政管理上,都付出了极大的心血。

支援建设烟大的六年里,杜建寰担任烟台大学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六年春夏秋冬,他基本都在这所年轻的大学里度过,就连假期也很少回家。于是每逢假期,他的老伴就到烟台看他。虽然省里给学校配了一辆小汽车,但他和老伴总是乘坐5路车往返于学校和火车站,从来不让接送。

杜建寰坦言,校风和学风建设需要时间,如果这六年里两个学校的风气能够对烟大的建设有所影响,他的工作就值得。

“建校绝不是一个人的力量,它需要各方面的力量。烟大之所以能比较顺利地建校,一个是我觉得是烟台市委有很长远的眼光,另外,正是烟台市委的眼光比较长远,所以得到了中央的肯定,万里同志、胡启立同志都非常支持,这是烟台大学办学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

“当然,具体工作是由当时的北大跟清华来做的,所以我觉得并不是一个人在起作用,而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当时在烟台大学的工作也只是打基础,烟大到现在发展得很好,我觉得是烟大的各届领导在省委、市委的关怀下做了很大的努力,是全校教工同志一起奋斗的成果。”

回忆当初的建校工作,杜建寰总是很谦虚地看待自己的贡献。他说自己的工作进展顺利,离不开中央领导、地方各级领导和两校同事的支持,那是一种团结一致的精神,激励着大家一起创办一个崭新的烟大。

“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不要只做技术干部”

如今,走过大学生活动中心,总能听到悠扬的乐声,有时是雀跃的琴音,有时是朝气蓬勃的歌唱。而在建校初期,这里只有一间小小的音乐室。在杜建寰看来,学校里就应该有一个供学生们艺术活动的地方,清华有这个传统,烟大最好也能继承下来。

“我一直强调,学生不仅仅要学自己的专业知识,文化知识也要广,所以我就强调要搞音乐教育。”那时学校的条件有限,学校老师没有地方练歌,在外排练经常被人“轰走”。杜建寰知道后,专门为老师们安排了音乐室,还主动去参加活动,支持学校师生的文化生活。

后来,在杜建寰的倡导下,那位“无处练歌”的王志成老师还开设了一门音乐欣赏课,“(他们)一边听音乐,一边讲这个音乐表达了什么感情。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化素养,将来不要只成为一个技术干部,这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校园文化教育,杜建寰还十分关心烟大的校园景观文化。烟大标志性的“孺子牛”、钟楼、三元湖等,最初的设计排列,都有他的一番心意在其中。

“建校初期,校门进来到教学楼有很长的距离,而且塔楼(钟楼)还没建起来,旁边比较荒凉。我就想,因为中国的传统建筑,都是一进门都要有一个东西遮挡一下,叫影壁嘛。但学校里建影壁不合适,所以我想最好能有一块比较大的石头。”

“找到的石头拉回去摆在那一看,哎,有点像个牛的样子。然后我说,咱们题个词,叫‘孺子牛’吧,就仿鲁迅的这个笔迹,刻了个孺子牛。当时也有不同意见,说花了好多钱,去弄了个石头有什么用,但这是一种景观文化。鲁迅有诗: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块石头就有了文化意境在里边。”

“除了‘孺子牛’石,还有就是建湖也有争论,有些同志说烟大挨着海,还挖个湖干嘛?他们的想法是8000万的烟大建设费是人民贡献的嘛,不要浪费。但是我考虑,海跟湖不一样。”

“学校有一片湖水,同学能够围绕在湖水旁边,自习、背词、座谈,这个比较好。这可能是我受北大跟清华的影响。因为北大、清华都有湖,而且这个湖还对学生起了很大作用,未名湖就非常有名嘛,所以我还是决定要有个湖。”

“改革学分制,提供勤工助学,烟大是走在前面的”

校风、学风要端正,校园景观、校园文化要建设,学生如何培养、将来如何毕业,这些也都是杜建寰关注的问题。烟大的学分制和勤工助学传统,都受益于他当年的改革。

“只要学生能力强,可以同时修比较多的学分,修满就可以毕业,这就是学分制的特点。外国高校有很多这样的,可以休学,比如修了一定的学分,突然有什么事情,我要出去工作一段时间——工作当然有一个年限规定——回来再修,修满学分再拿到毕业证书。”

当年,学分制改革在化学院试点时,有四个学生只修了三年就提前毕业。这四位学生后来都考上了研究生,其中三位留在大学任教,有一位已经是山东大学的博士生导师。

“我觉得学分制是值得肯定的,应当这么搞。给学生相对的自由,这不仅仅是一个学习期限的问题,还是一个学习范围的问题。实际上在我们国家,学分制解放前就实行了,相当于一人一个课表,一起考进来的同学,必修课大家都一起上,比如数学、外语,其它课程,那就不一定了,但是要有选修课的范围。这样子的话,对学生个人的发展、培养是有好处的,不那么死板。”

“我们开设勤工助学,很多拿不到奖学金的同学可以通过勤工助学(获得补贴),有一条后路。当时在全国学校里是少数的,尤其是一些名校,在1984年那时候还没有这样搞勤工助学。”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杜建寰留给烟大的,不仅有赏心悦目的校园文化景观,还有惠及无数烟大学子的完善教学制度。

“从一片荒芜的盐碱地开始,建一所好大学,育无数好人才。”这是杜建寰对烟大的期待,也是烟大对他的承诺。

尽管由于年龄的原因,杜建寰很难再回烟大看看,但每当在北京听到烟大的消息,心里还是充满了怀念和欣慰。

三十多年过去了,烟大发展得愈发迅速,校园环境也越来越好。岁月流转,不变的是三元湖边烟大学子流连的身影,不变的是“孺子牛”对一代又一代烟大人成长的见证……

(本文得到学校档案室和校友办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上一篇:无惧波澜未来可期
下一篇:老杨树

烟大校报

More

高教视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