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 张西俊
发展目标
进一步扩大国际交流合作,提高交流合作层次,建立健全配套机制,构建以“学校为主导、项目为主线、学院为主体、师生为主角”的全方位、立体化工作格局,以“教师国际化”和“学生国际化”为着力点,逐步推动“课程国际化”和“科研国际化”建设,有效利用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切实提高学校国际化程度。
主要任务及实施路径
一、拓展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到2020年,新增友好院校15所,有实质交流合作内容的友好院校达到50所。
依托校际互访,自主开发合作伙伴。借助校外平台,双向选择合作伙伴。用海外校友,牵线搭桥合作伙伴。
二、提高教师国际化水平。到2020年,具有6个月以上海外经历的专任教师比例达到30%(约400人,比2015年翻一番),长短期外国文教专家比例达到5%(约60人),当年派出的6个月以下各类短期出国(境)的专任教师比例达到7%(约100人)。
1.“派出去”,提高现有师资的国际化。积极开拓校际教师交流项目,制定外派计划和选拔标准。积极组织教师申请国家留学基金委访问学者项目、山东省政府资助出国留学项目和山东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国际合作培养计划,努力争取教育部、民间基金组织及政府间出国留学项目。鼓励各学院经费支持青年教师出国(境)进修。鼓励教师自费出国(境)留学、研修、与会、科研、实践实验等。加强教师英语培训,提高教师英语水平。
2.“请进来”,提高外国文教专家数量与质量。对于长期外国文教专家,保证语言类外教聘请数量,提高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外教聘请质量,加大其他专业类外教的聘请力度,合理定编定岗定薪。对于短期外国文教专家,可以采取“模块化”聘请的方式,面向欧美知名大学享受“学术休假”的在职教授、刚刚退休的名师以及在五月底完成本校春季学期教学任务的教授,聘请他们来校进行为期1-8周的集中授课或讲学,完成1-2门课程的部分或全部教学模块。
3.“引进来”,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拟加大引进“具有国际背景和海外博士学位”教师的力度。
三、提高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到2020年,全校各类出国(境)学生占在校生比例达到2%(约600人,是2015年的三倍)。
以“双方互派、学分互认”为基础,拓展互免学费的校际学生交流项目。以学分认证为基础,依托国(境)外名校优势专业,积极开展自费校际学生交流项目。在学生自费交流项目中,将学生资源转化为教师资本,外方高校在接收我校学生的同时,也接纳我校教师去访学研修。依托友好院校或其他优质平台,开展学生海外游学、实习实践、夏(冬)令营等活动。开辟本科毕业生出国留学项目,纳入就业率统计范畴。
四、做实留学生教育,提升留学生规模和质量。到2020年,力争我校来华留学生总人数占全校学生比例达到2.7%(约800人),其中一半为学历生。
全面深化留学生工作综合改革,完善机构、机制与人员配备,实现学校、职能部门、学院责权利的统一。优化环境,改善条件。制定招生战略,加大招生力度。多措并举,实现生源、办学层次和校园文化的多元化。扩大学历生比例。争取开设2-3个面向来华留学生的特色专业或方向,建设1-2个英语授课课程群,逐步建设全英语授课专业。吸引更多留学生来我校学习,把我校建设成为来华留学生教育和华文教育的重要基地。
五、做强中外合作办学,创建国际化特色项目。巩固与完善现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机构。根据我校学科优势和服务地方发展需要,力争在国家鼓励、具有前瞻性的专业申办新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六、做好汉语国际推广工作。扩大外派汉语教师和志愿者规模。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创办一所孔子学院。
主要措施
一、加强制度与机制建设。建立和完善一套涉外工作制度体系和配套工作流程,完成外事文件汇编。把国际交流与合作贯穿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的各项工作。 探索我校留学生管理由协同管理向趋同管理转变。相关职能部门各负其责,学院成为人才培养与管理的主体。
二、加强队伍建设。健全一支外事队伍,不断提高其政治水平和业务能力,主动防控高等教育国际化带来的负面因素。培养一支国际化师资队伍,扩大外语授课比例。建立一支外事联络员队伍,建立校院两级管理网络。组建一支外语培训队伍,为学生出国留学创造条件。
三、加大服务学院力度,发挥学院主体功能。鼓励学院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学院实施“结对子”工程,实现每个学院至少拥有一个实质性的、长期稳定的国际教育合作伙伴。
四、加大投入,为教育国际化提供物质基础。申请增加师资国际化和学生国际化配套经费。申请提高(非外语类)双语授课及全外语授课课酬标准。改革涉外教育经费分配方案,酌情提高学院分成比例。
五、加强宣传,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师生的参与度。建好外文网站,印制外语音像宣传材料;积极参加国际教育展览;依托海外媒体及友好学校,打造学校国际形象。完善校内畅通的校际交流项目的信息发布系统,保障我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