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大学党委宣传部主办
网站首页 >> 三元文苑 >> 正文

从微雕艺术中看品格坚守

发布时间:2017-10-27   来源:烟台大学记者团    作者:中161-5李雅坤   点击:
   “异想天开刀超笔,抒情敛性阴堪阳”,微雕艺术便是这样一门以独特的技法于细小之物中包罗万象的工艺。无论是米粒般的玉石、象牙,还是纤细易断的发丝,雕刻师都能挥洒自如,以刀代笔,集书法、绘画、雕刻于一体,方寸之间呈千里之势,待见时别有洞天。
  魏学洢在《核舟记》中说:“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形态。”王叔远便是明代著名的微雕家,他最著名的作品就是文中所述的“明朝桃核舟”。“而计其长,曾不盈寸”,在不足一寸的桃核上,刻有五个形态各异的人物,精妙的小窗有轴,可灵活开关,还有船篷、炉子等等,这也是中国微雕史上微雕艺术的经典之作。
  如此被称为“绝技”之工艺,必不是能简简单单就做出来的。中国微雕艺术以“微”为特征,以“精”为标准,其选材之巧,形制之精、表现之绝令人叹为观止。微雕技艺“艺在微”而“意在精”,从选材到雕刻,一步都马虎不得,半个砂点就可能破坏一整幅精致的画面或十多个汉字,因此石材质地要求绝对精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微雕的刀具也要是特殊的细刀,既要尖细,又得锋利。还要有特别精熟的书法和绘画功底,雕刻的时候才可进行“意刻”。临场要屏气凝神,集中意念,毫厘千钧,一气呵成。运刀要稳、准、狠,若功力不足便会因微失控,刀不达意。要能游刃有余、胸有成竹,如此,才能使刀法和心意达到完美和谐的统一。凡此种种,需要十余年的光阴方才练就,故非有恒心者不可至。如此看来,想要一番成就,扎实的基础是必要的前提,恒心毅力是不可少的条件。一件传世的微雕作品以上种种必不可少,若要将胸中块垒挥洒于方寸之间,必得有能把控的自信。而自信的来源便是基础与积累,是数十年如一日的磨炼与坚守。面对一块优质的材料、一次绝佳的机会,基础技能不足者,多抱憾错过。没有潜心的修炼,单靠运气是不足以支撑走到最后的,失之毫厘,便会差之千里。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微雕之“形”与“意”浑然天成,于毫芒之间能巧夺天工,精微之地尽显大家风范,它不仅技艺精湛,包罗万象,还蕴藏着我国独特的文化审美。展现生命的自然之道,体现宏观与微观哲学思想的辩证统一。“台湾微雕第一人”陈逢显认为,微雕就是把艺术作品浓缩在方寸之间,是一种把艺术作品精致化,化大为小的艺术手段。每一个微雕作品都有其独特的内涵,这与雕刻者本身的气质和心性、修养也是分不开的。雕刻者要胸中有点墨,能静下来,潜心深入研究,精于书法绘画。著名微雕大师冉隆泉说:“微雕作品的艺术精髓就在于细微之处见意蕴、见手法、见风格、见灵魂。”因此必须要能坐得住板凳,小字、小画才能刻好。耐得住寂寞,才能享得住长久。如此,微雕作品才能有“微中藏世界,石上读华章”的妙趣。无论要成何事,个人的文化素养都是很重要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内涵和气质在所接触的事物上,也会显现出来。想要胸中有事有物,想要落刀之处一气呵成,良好的心境是必须的。遇事不急不躁,有定力才能把细节之处做好,扎实的基础和能力素养能在危急时显示其魅力。
  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技能之一是创新,有这一能力的支持,各式各样的艺术和文化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流传下去。而创新之始,便是要敢于探索实践,敢于专注“较劲”。始于兴趣,忠于探索,陷于魅力。唐洪亮在探索中发现了用小老鼠的一根胡须做成的“独毛笔”涂色,远比自己曾用过的工具效果要好。冉隆泉自报纸上的惊鸿一瞥开始与微雕结缘,开始有意地尝试,一发不可收。由于缺乏系统理论的借鉴,他就自己摸索着“试验”,抓到什么材料都要试一试,从最初的塑料片到后来的石头、金属、木头、橄榄核、米粒、发丝,冉隆泉的雕刻越来越细微。与微雕“较劲”三十余年,冉隆泉已凭借其诸多精致的作品蜚声国内外。要探索,有坚持,是我们该坚守的重要品质。
  微雕于细微之处见真章,人生在品性之上显高低。人生便是上帝执刀的最精致的微雕。微雕艺术所彰显的是一种大国工匠的坚持、细致的工匠之心。一篇能够打动人的文章绝对不仅仅是华丽辞藻的堆砌,更多体现的是作者的心境和品格。平时书中所阅大千世界,精髓尽于小小文中现。每一篇佳作的出现,都是日复一日厚积的喷薄。此后细读精修,如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方成为传世之作。信手拈来的引用化用,自发探索的格式技巧,作者的为人、品性文中尽显。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能借鉴的,便是在学习中培养专业的知识素养和良好的品行修养,打好基础,在探索和困难中磨练自己的意志,锻炼能力,拥有随机应变的本领,培养良好的心境。这样才能在嚣中静下心来,认真细致做好自己的事情。
 
 \
 

上一篇:寄师友
下一篇:火光

烟大校报

More

高教视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