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大学党委宣传部主办
网站首页 >> 三元文苑 >> 正文

我与《烟台大学报》之缘

发布时间:2015-12-04   来源:烟台大学校报    作者:档案室副研究馆员 姚新喜   点击:
  今年是《烟台大学报》创刊30周年,校报编辑郭老师要我写点什么。作为校报的一个忠实读者和虽不勤奋但也算尽力的作者,首先得向这个被大家称之为烟大人“精神家园”的她,带去衷心祝福。
  我是1994年来到烟大的,那时《烟台大学报》才“9岁”。她,与更小的一张《图书馆与读者》,都是我喜欢阅读的。身边的报纸不同于大报,它记录和反映的是你所在单位――一个大“家”里的人和事,可亲、可近,自然容易建立感情。不久,我也成了这份小报的作者,在写作、阅读,与诸位勤奋敬业、亦师亦友的编辑的交流、探讨过程中,丰富着自己的精神世界,感知着学校一点一滴的发展变化,逐渐将自己融入这所年轻大学的文化氛围之中,同烟大一同走过21年奋斗成长的里程。
  从开始在校报上发稿到如今,我大概有十多篇文字见之于上。随着工作的变动与年龄的增长,关注对象与书写内容也在发生着变化。从展现本单位教工活动的精神风貌,抒写阅读的感想与体会,到考究早期烟大发展轨迹与人物事迹的历史,追寻这所表达着两校精神基因大学的文化根脉。尤其是“烟大故事”专栏开辟以来,段志国、陈颖等老师知我过去与两校老师联系较多,又喜欢在早期建校历史上做一番探究,便经常约我这方面的稿子。时间长了,好像成了一种“癖好”,总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自己无心听来、有心看到和专门考证得来的烟大组织记忆、人物传奇、事件本末等内容,条分缕析,一一记录下来,通过校报把它们呈现给更多关心和奉献于烟大事业的人。如关于名誉校长张承先、首任校长沈克琦,关于逸夫图书馆的筹资建设过程等等,都是这方面的工作。我不仅自己写,而且动员和鼓励其他老师写,或记录亲历者的口述,或向他人提供我所掌握的材料、思路、感受,或帮助他人修改稿件,或向校报编辑部推荐适用的稿件,总希望有更多的人参加到保存历史、弘扬文化的工作中。
  在写作和研究过程中,我校报获益良多。在编辑《张承先与烟台大学》《张承先教育文选》和《沈克琦与烟台大学》三本书中,校报成了我关注使用的重要文献资料来源之一。我把校报编辑部、学校档案室所保存创刊以来的校报翻了好几遍,从中获得大量史实和文献,并且从各种报道文字、短消息甚至是标题新闻中,发现人物与事件线索,考究源流,查明原委,佐证判断,提供多重证据,保证了这几本书中所反映的年代、史实与人物的准确可靠,为他人今后的深入和拓展研究奠定了基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连续不断、经年累月的《烟台大学报》,是烟大组织发展历史的真实记录器、可靠证据链和基本文献库。
  在写作过程和研究过程中,我也从校报编辑那里受益匪浅。听取编辑对稿件的修改意见,提升了对文稿内容、形式、可读性和读者接受的把握能力;编辑约稿,扩展了关注视野与选题范围;编辑催稿,有助于克服拖延懒散的毛病。在和刘德敏、张国平、段志国、曲增欣、陈颖、郭春香和董超等前后多位总编、编辑们的交流探讨中得到启发,增长知识,反观自身,有了许多新体悟、新感受,学到许多新东西,从一个侧面帮助自己加深了对教育真谛、大学文化的思考,增强了从历史传承和校园文化建设大局出发认识校报的重要性,从事写作的自觉性。
  我将继续秉承存史、资政、育人的理念,遵循科学、求实、严谨的原则,讲好“烟大故事”,为《烟台大学报》写作更多扎实、可靠的校史研究、事件追溯与人物风貌的稿件,续写我与《烟台大学报》的不解之缘。

上一篇:愿校报像鹰一样飞翔
下一篇:一次采访让我结缘校报

烟大校报

More

高教视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