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匆匆,一晃30年过去,迎来了《烟台大学报》创刊30年纪念日。抚今追昔,当年在现今学生一号公寓二楼校长办公室里,我手捧那散发着油墨香气的创刊号校报的情景,犹在眼前。创刊号用胡耀邦同志题写的校名为报头。头版头条是“国务院代总理万里同志专程来我校视察”的报道。接着用两版多的篇幅报道了烟台大学隆重举行首届开学典礼的消息和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国家教育委员会主任李鹏同志的贺电,以及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的贺信。还登载了全国人大常委、科教文卫委副主任、烟台大学名誉校长张承先,烟台市委书记王济夫,烟台大学校长沈克琦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摘要)。
创刊号全面反映了学校开展学习中央党代会文件精神、教学、科研等活动情况,还有吕叔湘、季羡林、朱德熙等专家学者来烟台大学参加师生座谈会的消息,以及学校基层党组织、校工会、团委、学生会等组织建设和外事活动等等。校报内容丰富、文图并茂,版面虽小却容量很大,虽说烟台大学是初建,却显示出要办成一所新兴的社会主义重点大学的英勇气概,校报处处透露出英姿勃发,奔腾向前的拼搏精神。
在校报创刊30年纪念的日子里,我还想到的是那些历年来从事校报编辑工作的同志们。他们其中有孙国瑞、崔永庆、刘德敏、张国平、段志国等同志。还有些同志不能一一列举。这些同志都为校报的编辑出版工作呕心沥血,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我常常记起从部队转业的干部崔永庆同志,当时宣传部缺编,在新人尚未调来之前,就是他一个人独自支撑着校报编辑出版工作。当年他那风风火火采访新闻的身影,行笔匆匆拟写文稿的姿态,快言快语的讲话口气,常常浮现在眼前、鸣响在耳畔。可惜他尚未满60岁就去世了,更加令人怀念。
当前,校报编辑部在人员少、版面大,信息容量大、时间紧迫的情况下,仍一直坚持按时保质保量地出报,这是十分难得的。其工作量之大,负担之重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每当看到案头上的新报,我心头总是涌出赞誉和感佩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从事校报编辑工作的同志得到了锻炼,逐渐成长成熟起来,有的被组织安排到中层领导的岗位上工作。
而更加值得书写一笔的是,他们在校报的工作期间,还带出了一大批学生实习编辑和记者。这些学生毕业后在社会上有不少担当着报社、电台、电视台的记者或编辑工作,有的则在党政机关或者企业部门担任宣传报道工作。这是一支不可低估的宣传骨干力量,他们除了在课堂上学到了许多理论知识之外,通过参与校报的采编工作得到了实践锻炼,迅速达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而成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只这一点,校报编辑部功不可没,是值得骄傲和自豪的。
校报创刊30年来,同烟台大学一起成长起来,从小报变大报,由不定期变旬报。多年来,紧跟学校党委的部署,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报道学校政治思想工作成效,在交流总结教学经验,在推介科学研究成果,在表彰师生员工的先进事迹,在宣传报道后勤保障工作的成绩,在介绍外事活动动态,在反映学校美育和文化建设及师生文体活动等等,诸各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学校各方面建设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校报是学校各种资料的集大成者。1994年李克进同志和我在编写建校10周年的校史资料《烟台大学(1984-1994)》(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时,翻阅了整整十年的校报,搜集选用了大量的有价值的资料。现在编撰《烟台大学年鉴》过程中,学校档案室的同志在编写学校大事记时,也是大量地从报上采集信息。在校庆30年纪念活动中,各学院单位在编写学院史料时,在撰写重要人物活动情况时,都以校报为重要资料来源。校报就是一个充满信息的资料宝库,越来越显示出她的宝贵价值。
31年前,烟台大学诞生。一年后,《烟台大学报》创刊。30年来,烟台大学的不断发展,推动着《烟台大学报》健康成长。烟台大学的发展史,是烟大人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在北大、清华两校的大力支援下努力奋斗的历程,《烟台大学报》忠诚地记录了这段光荣而艰难的战斗历程。《烟台大学报》是一面镜子,她反映出广大师生的精神面貌。《烟台大学报》是一支号角,一曲战歌,30年来一直催人奋进,一路向前。烟台大学师生离不开《烟台大学报》,《烟台大学报》也离不开烟台大学广大师生读者。
烟台大学的老师和同学们,《烟台大学报》与你们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