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当中有个“21天效应”,是说一个新习惯的形成并得以巩固大约需要21天。按照这个理论,一个举动或想法如能坚持重复21天,就会固定为习惯。
生活在电子时代,人们对读书未免有些疏离,甚至很有些“爱恨交加”的复杂态度。理性上,大家深知读书的益处,“读书使人进步”“腹有诗书气自华”……古今中外的先贤们关于读书有益的名言不胜枚举;感性上,工作繁忙等因素又让人不自觉地在心底生出些排斥,毕竟读书需要心境、需要时间、需要坚持。
孩子的班主任老师常劝导大家:“家长是孩子的镜子。希望孩子做到的,家长要首先做到。”小家伙正处于成长的重要时期,“好读书、读好书”是其不二选择。我们深知,“唯有书香能致远”,引导孩子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就要从家长自身做起。我跟爱人开玩笑:“陪伴读书,陪伴成长,你我要勇于担当作为啊!”爱人笑笑,赞同地点点头。
做就要有做的样子,读书也是。一天晚饭后,我们专门召开家庭会议,研讨读书计划。读什么、读多久、读多少、怎么读、读后怎么样,这是我们设置的读书要素。一番讨论下来,我们渐渐明晰了思路、确立了目标。接下来,大家分头确定要读的书目、读书进度、时间安排等事宜,我和爱人制作表格,带领儿子一起将表格填充起来。为了能够严肃、认真地执行计划,我们又郑重其事地把表格打印出来,置于书房的醒目处。
有了行动的纲领和指南,剩下的就是落实。如果不能扎实有效地推进和落实,再完善的计划也只能是一纸空文,再美好的目标也只会是空中楼阁。坚持不懈,是确保我们能够到达终点的有效路径。有了读书计划,家人们在晚饭后便时常聚集于书房,各自手捧一书,有模有样地开启了读书征程。七八岁的孩童正值活泼好动的年岁,端坐不了几分钟,便想着开小差,每每这时,我与爱人或给他出个小题目,或引导他定个小目标,鼓励他继续读下去。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之类的信条提醒着我们,死读书不如不读书,还得边读书边思考,毕竟“尽信书不如无书”,这个阶段我们倒不奢望儿子能有多么深精的思辩能力,但至少得读有所获吧。为此,我们在读书后设置了分享环节,让每人都谈一谈读书的收获与感想。儿子的分享从初始时的只言片语,后来到短句,再后来能成段落,我们欣喜地看到:阅读,为他的成长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在那里,他能够自由地放飞梦想。有时,儿子还冷不丁地概括出格言警句类的论述,诸如“人可以被暂时打败,但不能被打倒”之类,时常令家人们眼前一亮。在阅读中,我们也留意着激发兴趣、树立价值观等方面,尝试着不动声色地对他进行引导和强化。时间是海绵,慢慢地坚持,在每天相对固定的一个时间里,放下手机,静心阅读,读书的乐趣便日渐多起来了,电视看得少了,家中书香的味道也浓郁起来了。
经过一个多月的持续阅读,儿子对家庭阅读已建立起较为明显的自觉性,而且经常自封督查员,催促、监督大家按时阅读。我跟爱人看在眼里,乐在心里。人们常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何尝不是家长自我成长的过程呢?二者相辅相承,辩证统一。一日,家人们前往游览养马岛。午后的港城,景色优美极了,涤荡心胸,引人入胜。行进在风景秀美的滨海路,已然是美妙的享受了。我禁不住感慨:“港城这么美,我们还需要到别处游览吗?”坐在身后的儿子接过话茬:“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景。”瞧,小家伙读书以来,长进不少。时光如流水,我跟爱人暗下决心:把“读好书、好读书”好好地坚持下去。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么美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