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伊始,陈念带着孩子们读着英文句子:“This used to be our playground”,带着平静而哀伤的眼神,在孩子们银铃般的朗读声中望向了不知名的遥远——是的,这曾经是我们的乐园。
整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关于校园欺凌的故事。高中复读班女生胡小蝶因忍受不了校园欺凌选择放弃自己的生命,陈念因用衣服遮住她跳楼后的身体,成为了欺凌者的下一个猎物。欺凌在高考的大背景下如同一场盛大的狂欢,欺凌者高高在上,把欺凌当成游戏,而被欺凌者只是忍耐着,忍耐到高考结束,期盼着光明的到来。整部电影对于校园欺凌的刻画,略微刻板和浮于表面,失之立体与深度,当然这只是我一家之言。魏莱作为欺凌者,却仅仅是一个脸谱化的人物,一味的恶和零星的家庭侧写,并未深入挖掘她的成长环境和心理动机,仿佛只是一个推动剧情的工具。正因如此,观众看不到校园欺凌背后少年心灵的煎熬与变形,看不到由于家庭、社会的过失加诸于他们身上的伤痛。没有原因的探究,只有结果的呈现,触及不到真正的痛点。况且,校园欺凌的形式不仅仅是围堵巷口等肢体冲突,那些无法被直接看见和呈现的精神上的冷漠,亦不能忽视。而郑易这条法律线索,在遇到困境后戛然而止,剩下的大都是少年的奋争与自救。
或许,可以这样说,揭掉校园欺凌这层皮,这部电影更近似于少年成长史。电影里的一群少年处在高考的重要关头,沉重的学业压抑着他们的青春骚动,狭窄的空间放大了他们无所谓的看客心态。他们像被灌输了这样一个思想:高考完,一切都会变好;长大了,一切都会更美好。“长大”变成了乌托邦,高考是他们需要泅渡的长河。抱着这样的心态,胡小蝶忍受着欺凌,没有人敢站出来伸张正义,甚至把看热闹当做一种课余消遣,无形中变成了欺凌者的助推手。然而,陈念在这群不成熟的少年中不尽相同。哪怕她也有自己的懦弱,但她是唯一敢为胡小蝶盖上衣服的人,是敢于报警的人,是愿意救下刘北山的人。她的坚强藏在柔弱之下,是透出骨血森然的勇。被她救下的刘北山成为了陈念的保护者,也开始了他作为欺凌者的自赎之路。
刘北山,在他的信条里,“不是欺负别人,就是被人欺负”。电影中他常常出入于各种混乱场所,眼神又狠又倔,为了生存而不断搏斗。就是这样一个边缘人物,哪怕身处黑暗的影子里,却满是隐藏的善良与温柔。女主角不仅给了男主角温暖与被爱的体贴,更因自身的纯洁、坚强、善良,引发了男主角对欺凌他人的愧疚、反思和抗拒。他保护陈念,救赎着自己。陈念失手推了魏莱,刘北山费心谋划,义无反顾自愿为她搭上一生。他们俩早已共生,刘北山是陈念的影子,自身陷入污泥,而把她托至光明。“你赢了,我就不算输”,少年人的孤勇与悲壮,在成年人的逼问中,犹如逼至绝境的困兽,倔强地不肯认输。然而,陈念却在结尾计划失败,在将要被审讯时露出平和的笑容,陈念成长了。她不再认为高考是唯一的未来,北京也不再是她必须到达的彼岸;她不用背负着另一个人的一生拼命向前奔跑。她长大了,哪有什么乌托邦,只有始终如一的真实,而她敢于面对一切。真正的人性没有这般完美。可在电影的世界中,这种锐利与完满,通过戏剧张力,传达了饱满的真实和对人性的期待。
是的,在真实的人生中,我们太需要希望,所以有了这样一个结局。陈念仍然带着孩子们读“This used to be our playground”,她变成了保护者。这曾经是我们的乐园。但我们的期望是——这将是我们真正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