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成功举办2016中国财政学论坛
发布时间:2016-12-14 来源:易班网
作者:吕榕佳 点击:
12月10-11日,2016中国财政学论坛在厦门大学举行。本届论坛由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和王亚南经济研究院主办,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武汉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复旦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山东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浙江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山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共同主办,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承办。论坛主题为“‘十三五’期间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研究”。
10日上午,论坛开幕式在经济学院经济楼N402举行,200余位学者、编辑、博士生参加。开幕式由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雷根强教授主持。厦门大学副校长杨斌教授,“2016中国财政学论坛”主席、康奈尔大学与厦门大学洪永淼教授先后致辞。杨斌副校长代表厦门大学对我国财政专家学者、编辑、博士生等汇聚厦大,参加财政学论坛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介绍了厦门大学“南方之强”的办学历史。洪永淼教授对参加中国财政学论坛、支持厦门大学财政学科发展的领导和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认为时代赋予财政学科新的发展机遇,也赋予我们更多的责任与使命,并预祝论坛圆满成功。
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朝才研究员的主持下,会议举行了《财政研究》2014、2015年度“邓子基财经学术论文奖”颁奖典礼。厦门大学资深教授邓子基先生、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研究员等为获奖者颁奖。
四位嘉宾发表了主题演讲。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研究员对财政学科的跨界现象进行了分析,呼吁垫高财政学科专业门槛,并从财政学视角论述了在降低宏观税负的过程中,不能简单地把减税和赤字的增加相捆绑,认为赤字仅仅是融资方式的替代,不会改变原有的资源配置格局,也不能减轻企业的负担,更不是供给侧的改革。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研究员提出我们由国家中心治理走向多元、多中心的国家治理的状态仍任重而道远,要从历史视角和逻辑视角来思考财政问题,财政学应该是人类社会的生存方式,要落脚于公共风险之上,以财政为纽带促进个体利益和公共利益的融合。
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李俊生教授表示当前首要的使命是建立范式来解释现实世界、解决实践问题,应以开放的心态、全球的视野,面对现实,充分理解经济全球化、金融化和数字化对财政基础理论的影响。
厦门大学副校长杨斌教授指出要用中国思维方式研究中国财政,考虑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人情社会和契约社会差异、政治体制的差异,并分别从个人所得税、土地财政、地方债务、财政体制四个方面举例论证,说明中国思维方式的重要性。
开幕式结束后,两场以“中国财税改革进展评估”和“中国财政学科建设与发展”为主题的圆桌会议在经济楼A501和N501会议室同时举行,分别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财政学系系主任刘怡教授和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刘小兵教授主持。
在“中国财税改革进展评估”会议上,与会专家学者对财税改革方案的设计、中央和地方的配合、顶层设计和底层建筑的协调、财政收支风险的规避、直接税的调整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研讨。在“中国财政学科建设与发展”会议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做大做强财政学科,培养财政学科专门人才,提高财政学科的竞争力,对财政学的学科基础、研究问题和发展方向等进行了热烈讨论。
10日上午、下午和11日上午,五场平行分论坛、两场博士生论坛,共34个分会场进行了专题研讨,110位专家学者,39位博士生作了最新研究论文的学术报告。研讨会的内容涉及“十三五”期间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各个方面,包括财政基础理论与政府间财政关系、财政分权与财政激励、财政与宏观经济、财政支出、收入分配、税制改革、税收征管、政府与企业、政府债务、政府投资、供给侧改革、公共产品供给、社会保障、政府治理、政府行为分析、公共政策评估、地区发展与环境等热点问题。
10日晚上,在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系主任童锦治教授的主持下,财政学科人才需求交流会在经济楼N座五楼咖啡厅举行。武汉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复旦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山东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浙江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厦门大学介绍了各自学校的特色,优势以及人才需求相关信息,30余位博士生就各自感兴趣和关心的问题与老师们进行了了解和交流,有多位的博士生现场投递了简历。交流会为用人单位和博士生们提供了人才供需见面的平台。
11日上午11点,论坛闭幕式暨优秀论文颁奖仪式在经济楼N303举行,由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艺明教授主持,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雷根强教授担任颁奖嘉宾。论坛学术委员会评选出了本届论坛的3篇优秀论文,分别是汤玉刚、尹振东、石绍宾的《逆周期还是顺周期?——国、地税税收周期差异性研究》,贾俊雪、刘勇政、张珂玮的《Vertical Fiscal Imbalance and Local Fiscal Discipline: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China》,刘志阔、陈钊、吴辉航、张瑶的《中国企业的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来自避税天堂的证据》。
本届论坛邀请了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福州大学、复旦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西财经学院、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哈尔滨商业大学、海南大学、河南财政金融学院、河南大学、湖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暨南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南京审计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山东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山西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海关学院、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四川大学、天津商业大学、武汉大学、西澳大学、西南财经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云南财经大学、云南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浙江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按拼音排序)等多家高校和科研院所近200多位学者和博士生参加。同时,论坛还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中国社会科学》、《世界经济》、《财贸经济》、《财政研究》、《税务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等多家杂志社的编辑和与会代表交流。
中国财政学论坛由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和武汉大学共同发起,旨在推动中国财政理论与政策研究,为专家学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与合作的高层次平台。首届“中国财政学论坛”由北京大学主办,本届论坛是论坛的第二届会议,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王亚南经济研究院院长洪永淼教授为本届论坛主席。第三届论坛将于2017年在上海财经大学举行。

|
上一篇: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举办易班周年庆典暨社团巡礼节
下一篇:福州大学成功举办纪念一二九爱国运动主题诗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