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南卡罗来纳大学被誉为美国大学新生教育的典范与标杆,该校的新生教育项目—“大学101项目”积累了一系列成效显著的经验与做法,具有较强的科学性、系统性、示范性。经过长期的探索、研究与实践,南卡罗来纳大学已构建起目标清晰、内容科学、运行规范、多元协同的新生教育工作模式,对我国大学改进与优化新生教育工作具有启示与借鉴意义。
关键词:美国大学;新生教育模式;大学101项目;启示
新生教育在美国大学被称为“新生适应教育”或“新生定向辅导”,目的是使新生尽快适应大学校园环境,迎接新挑战,更好地实现角色转换,从而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获得最大限度的成功。在美国大学中,新生教育作为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一项专业化、规范化的工作,拥有专业的人员、系统的组织、制度保障和规范的评价体系。美国大学十分重视对新生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众多大学积极组织开展此项工作,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工作模式,并积累了许多有益的工作经验。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以下简称USC)是一所拥有悠久历史的公立大学,在新生教育方面积累了一系列颇具特色、富有成效的经验与做法,被誉为全美大学新生教育的典范与标杆。该校的“大学101项目”(新生教育项目名称)连续9年被《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评为“杰出项目”,并被授予“探究项目奖”; USC还被全美大学新生政策研究中心(The Policy Center on the First Year of College)评为“新生教育杰出高校”,也是唯一获得此项荣誉称号的大学。本文在对USC“大学101项目”的发展历程、理念目标、核心内容、组织运行体系等方面进行梳理分析的基础上,探索研究其对于国内大学新生教育工作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USC新生教育项目的发展历程
20世纪70年代,美国高等教育从大众化阶段向普及化阶段发展,来自不同经济、文化、种族背景的学生涌入大学校园,伴随而来的是一部分学生对大学学习生活准备不足、退学率高居不下。面对重重挑战,美国大学教育工作者开始反思,并启动了相关改革应对举措。一些大学教育工作者开始意识到:要引导学生持续完成大学学业并取得最大限度的成功,就必须高度重视并系统开展新生教育工作。1972年,USC在课程主任加德纳 (John N. Gardner)等专家的带领下,推出了“大学101项目” (University 101)。当时,推出该项目的目标主要有:在学生与教职工之间搭建相互信任、理解、沟通的渠道;鼓励学生对大学形成更为积极正面的态度和行为;减少学生的退学率,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及其本质目标等。1975 年,USC开始对“大学101项目”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该项目对减少新生辍学率、建立教职工与学生之间的紧密联系等方面有着积极的影响。之后,USC对该项目的定期评估及其研究报告在美国高等教育界引起广泛影响,其他大学纷纷效仿、借鉴这一成功模式。1982年,为分享全国范围内新生研讨课的实施情况,加德纳发起美国首次 “大一新生研讨课全国会议”(A 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Freshman Seminar Course Concept)。在这次会议上,与会者决定今后每年召开一次既关注新生研讨课又关注大一新生学习经历的会议(Conference on The First-Year Experience)。1986年,USC成立了“新生体验计划国家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Freshman Year Experience ),后更名为“新生体验计划及新生过渡资源国家研究中心”(National Resource Center for the First-Year Experience and Students in Transition)。该中心出版专门的研究期刊、专著,每年开展全国性的调查活动,举办专门的学术会议。近年来,USC针对学生的成长发展需求,不断完善“大学101项目”的内容以及相关教师、工作人员的培训,并定期举办面向本校教职工、学生朋辈导师以及来自其他大学相关人员的教学工作坊,进一步提升了新生教育相关人员的工作水平。
“大学101项目”的理念目标与核心内容
1.“大学101项目”的基本理念与预期目标
为帮助新生更加顺利地适应大学环境并取得成功,“大学101项目”确立了六大基本理念: 一是构建安全、温暖的学习环境,提升新生对学校的归属感;二是课程内容应针对不同群体学生的发展需求;三是学生的学习体验应该是积极的、愉快的、参与性的;四是课程内容、教授策略、作业都要具有目的性,并与最终的学习成果紧密相关;五是每名学生都要在挑战与支持之间找到平衡;六是课程的重点不在于简单地传递知识与信息,而是要促使学生不断地反思课程内容,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实践经验中。
同时,为检验学生的最终学习成果,该项目还设定了三个预期目标与学习成果:一是促进学生学业方面的成功。学生可以熟练地运用多种学习方法和策略;学会如何有效地利用图书馆和其他信息资源;清楚地认识到学术诚信的目的和价值,并能描述USC学生守则中的相关内容;能够运用书面或口头形式探索、形成、表达观点;学会时间管理与个人事务管理。二是提升学生对大学的融入度、满意度。学生要了解对于促进自身教育经验、发展目标等有用的教育资源与机会,提高对校园活动的参与度;学会与同学、教师、行政人员等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能够描述学校的历史、发展目标与文化传统。三是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幸福感与社会责任感。学生要审视他们的生活背景和经验如何影响其价值观,并能够解释这类影响在处理人际关系中起到了何种作用;学生要审视并发展那些促进身心健康的策略,并能够解释身心健康是如何影响他们的学术与个人成功的;描述作为一名负责任的公民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找到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实现个人与职业发展目标的清晰路径。
2.“大学101项目”的核心内容
为了达到上述预期目标,“大学101项目”设计安排了系统化的课程与活动,这些课程与活动的核心内容包括:学习策略与方法、校园资源、校园活动、职业探索与个人发展、时间管理、压力管理、健康管理、文化多样性等。
为了让学生取得预期目标与学习成果,“大学101项目”还包括以下核心内容与要求:一是综合性学习。除了课堂学习以外,USC还要求每一位新生都要参加至少一项课外实践活动。这些活动包括:社区服务、领导力工作坊、校园讲座、文化活动、学生社团与兴趣俱乐部、宿舍活动等。同时,要求新生在参加相关活动之后,都要对学习经历进行反思与总结,并提交书面报告,说明自己通过参加活动学到了什么,以及这些学习收获与所预期学习成果的相关性。二是必要的阅读。《转变》(Transitions)是“大学101项目”的教科书,也是参加该项目学生的必读材料。三是其他的阅读。USC要求新生进行大量的阅读,授课教师要为所教授班级选择相关的阅读材料,如关于大学第一年经验的书籍、文章,图书馆的相关书籍、当地或全国性的报纸、其他阅读材料等。四是测试。学生需要完成相关的测试,以考察他们是否取得了预期的学习成果。学生至少要完成以下测试:正式的论文、常规写作(如:日记、博客等)、专题展示汇报、期中检查、期末考试。
“大学101项目”的组织运行体系
良好的组织运行体系是USC “大学101项目”取得一系列成功的重要保障。该项目采用“目标—学习成果—课程设置—教学与实施—评审—奖励”这一目标清晰、首尾相连、环环相扣的一体化方式组织运行。
第一,在组织管理方面,USC设立了专门的 “大学101项目”办公室,负责该项目的日常管理运行工作。2008年秋季,USC对该项目进行了内部评审,并建立了项目评审委员会,负责对项目的整体规划与领导、评估与建议。通过召开多次专门会议,明确了该委员会的使命:阐明、界定项目的总体目标,并针对每个目标设定可监控、可评估的学习成果;建议哪些学习成果应该对项目所有部分适用;建议如何让课程设置与学习成果保持匹配度;建议该项目恰当的工作量和水平。
第二,在项目实施与教学团队方面,该项目的教学团队主要由USC的教师、行政管理人员、高年级学生组成。USC要求从事该项目的教职人员必须获得硕士及以上学位,并且完成教学经验工作坊的培训课程。同时,USC十分注重对相关教师的培训与支持:教职人员每年都有机会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学校会定期举办教学大纲准备工作坊、召开专题研讨会等。此外,授课教师还能获得其他资源,包括教学手册、内部网络交流平台所提供的课程设计范例、谈话要点、活动和作业等教学资源。高年级学生也是“大学101项目”教学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主要协助教师共同完成该项目某些内容的教学与辅导活动。
第三,在激励机制方面,该项目设置了三个奖项,每个奖项每年颁发一次。这些奖项分别是:“新生杰出支持奖”—该奖项颁给为新生学习或成长或生活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101杰出教学奖”—该奖项授予一名项目课程教师,该教师的教学必须具有示范性,达到了课程预期目标与成果,并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积极影响;“101奖学金”—该奖项授予本科生,该名本科生应在课程学习方面表现优异,并能把课程理念、价值观有效融入到专业学习及课外经历中。
美国大学新生教育模式对我国大学的启示
通过对美国大学新生教育的典范—USC “大学101项目”的梳理与分析,笔者认为,该校新生教育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大学优化新生教育模式、提升新生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具有如下几点启示:
1.更新新生教育理念,增强对学生学业成功与个体发展的关注
学生发展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大学学生事务的重要理论。美国大学人事协会(ACPA)1994年发表的《学生的学习是当务之急—学生事务的含义》(Student Learning Imperative:Implication for Student Affairs,简称SLI)指出:学生发展的落脚点在于学生的学习,“学习”“个性发展”和“学生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美国大学在新生教育中,非常注重通过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促进学生的学业成功和全面发展。因此,我国大学教育工作者应与时俱进地更新新生教育理念,在实际工作中既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又要增强对促进学生学业成功、个体全面发展的指导与服务意识,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明确学习目标与发展路径,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与期待。
2.完善新生教育内容,增强对学生学习成果获得的关注
大学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大学对学生正面影响的最优化与最大化。美国高等教育标准促进委员会 (The Council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tandards in Higher Education,CAS)制定的2009版专业标准指出,大学的教育成果主要分为六大类:知识的获取、建构、整合与应用;复杂化认知;人的内在发展;与人交往能力;人文主义与公民参与;实践能力。
USC “大学101项目”的预期目标与成果撷取了六大类教育成果的核心内容,反映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共性追求。而反观我国的一些大学,新生教育内容的科学化、系统化程度不够,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关注度不够,难以满足新生入学后对适应性辅导及可持续发展的多样化需求。
为此,我国大学应进一步完善新生教育内容,以关注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与学生学习成果的获得为核心,对新生教育内容进行模块化、课程化的顶层设计与整体规划。新生教育的核心内容可包含:价值观教育、适应性教育、专业学习教育、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教育、生涯规划教育、素质拓展教育等。在新生教育的时间安排上,应体现持续性、渐进性,分阶段合理安排相应的教育内容,以满足学生不同阶段的成长发展需求。
3.构建多元协同工作机制,提升新生教育工作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美国大学的新生教育倡导全员参与、多元协同,各部门有效协作、各种专业力量共同参与保证了新生教育的整体效果。我国大学在实施新生教育的过程中,可借鉴其经验做法,将更多的专业力量吸纳到新生教育工作中来,努力构建“管理—教学—服务—支持”四位一体的组织运行体系。同时,大学应鼓励专业教师、行政人员、高年级优秀学生积极投身到新生教育中,加强对相关人员的专业化培训,为他们提供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建立激励机制,对为新生教育工作作出显著贡献的教职工和学生给予适当的表彰奖励。
4.注重实施效果评估,建立“反馈—评估—调整”新生教育调适体系
美国大学十分重视对新生教育项目实施效果的评估反馈。事实证明,评价反馈机制有利于新生教育项目的持续改进与完善。目前,我国大学在开展新生教育过程中,更多关注的是项目的规划与执行,而对于教育效果如何,以及根据实施效果进行反馈、调整,则较少关注。
在健全新生教育工作运行机制方面,大学应加强“反馈—评估—调整”体系的建设。反馈就是建立从受教育者到教育执行者的意见传达机制,将新生教育的进展、问题等进行及时的反馈,为完善教育工作提供参考;评估就是根据所反馈的问题,对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和内容进行评定,是发现问题的过程;调整就是根据评估的结果,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前期教育活动的效果,对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进行相应调整。
此外,建立科学规范的考核评价机制也是做好新生教育工作的重要保障。考核评价机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对参与新生教育的相关部门、人员完成目标任务情况的考核评价体系;二是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通过问卷调查、个案访谈、数据分析等途径,对新生教育开展情况以及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根据上述评价反馈情况,大学可适时完善新生教育模式,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及时总结成功经验。(作者:舒虹,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文学院)
本文系2016年度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支持课题“基于多元协同视角下的高校新生教育模式研究”(项目编号:BJSZ2016ZC150)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UNIV101 Program Review Summary[EB/OL].[2018-06-08]. http:// www.sc.edu / univ101 / about us / prc / pdf / PRC-Summary-Final.pdf.
[2]庆承松,张勇.美国高校新生教育发展及启示[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2):91-95.
[3]高飞.美国大学新生适应教育活动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探索,2010(10):158-159.
[4]林冬华.美国新生研讨课全国调查20年:背景、发展与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1(11):33-36.
[5]黄武南,杨明明.大学新生教育发展方向及对策浅议—基于美国高校的经验分析和新生转型及教育计划模式构建[J]. 思想教育研究,2016(3):115-118.
《北京教育》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