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大学党委宣传部主办
网站首页 >> 三元文苑 >> 正文

校报成就我的今天

发布时间:2015-12-04   来源:烟台大学校报    作者:烟台广播电台新闻部主任 徐志增   点击:
  自1990年9月1日踏入烟大到现在,已经25年了。我特别感谢烟台大学,感谢学校老师,感谢《烟台大学报》。没有《烟台大学报》,我就不能成为一名记者,就没有我的今天。
    1994年正月初九,烟台市人才市场实行双向选择,我拿着自己在《烟台大学报》发表的作品去了那里。当时烟台广播电视台台长看了我的作品,问我:“你愿意到烟台广播电台吗?”当时我兴奋得都呆住了,傻乎乎地说了一句:“我愿意,到电台工作是我的最高理想。”当时烟台广电局确定了一批学生来工作,共四十六人,我排在十七位。所以,如果没有《烟台大学报》的培养,没有在《烟台大学报》这个平台上发表这些文章,我就没有资格到烟台广播电台工作。我对《烟台大学报》怀有感恩之心,对烟台大学怀有感恩之心。不管年龄多大,不管走到哪儿,在老师眼里,学生永远是他的孩子,在天底下对自己好的除了父母就是老师。
    犹记得第一次走进《烟台大学报》编辑部,第一次见到刘德敏老师时的忐忑不安。她看了我的稿子之后说:“不错”。这句话给我吃了一颗定心丸。当我看到自己发表的第一篇作品时,心里是美滋滋的,感觉自己的学识和文章得到校报老师的肯定。
    工作以后,校报编辑部经常给我寄《烟台大学报》,每次收到它时都特别激动。与《烟台大学报》那种天然的感情,是用什么都切不断的。无论身在何方,我永远都是烟大人,永远都不会淡忘对《烟台大学报》的情感。
    烟台大学是一所人文底蕴丰厚的高校,《由保洁员吃大学生剩饭引发的思考》这篇报道获得了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对于新闻记者,中国新闻奖是最高奖项,一等奖更是高不可及。若无烟台大学这件事我们也无缘这最高奖项。
    对母校一直怀有感恩之心。我想在以下三个方面做点事情:第一,烟台广播电台与驻烟高校之间组建一个高校广播联盟,各个高校广播站可以转播我们的节目。第二,与烟台大学记者团建立联系,进行合作交流。第三,我们的播音员、主持人、编辑记者可以与烟台大学人文学院学生多交流、多沟通。最后,祝愿《烟台大学报》年富力强,活力十足,越办越好!  

上一篇:校报开启我们的新闻理想 常怀感恩之心
下一篇:新闻梦想从校报起航

烟大校报

More

高教视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