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张报纸,我始终怀着感激之情、感恩之心,想表达的就是一个词:感谢。这张报纸虽然小,但是她开启了我的新闻理想,让我第一次突破新闻这道线,有了做记者的感觉;在这里,我写了一生中第一条新闻、第一首诗歌,每每看到这张报纸都倍感亲切。在烟台大学我也发表过几篇论文,其中一篇论文的题目是《台湾现代诗的两难选择》,责任编辑就是我们的崔书记,当年他在学报做主编,感谢崔书记。
有了在《烟台大学报》的经历,我信心倍增,使我从一个普普通通的记者走到现在这一步,成为《烟台日报》的负责人。当年做记者的这种感觉,做文章的这种信心是我力量的源泉。没有那种感觉,没有那种信心,今天也很难走到这一步。因此,对这张报纸我始终怀着感激之心。至于说感恩之心,更是满满的,在这里,我认识了很多老师。刘德敏老师、袁兆军老师,当年他们负责《烟台大学报》。刘德敏老师负责采编、出版、发行,每项都做。袁兆军老师更是兢兢业业,烟台大学31年的风风雨雨都留在他的镜头之中。他们认真的工作作风、谦和的人生态度对我们影响至深。做事先做人,在《烟台大学报》,我们学到了很多,更是学会了怎样做人。
更值得感恩的是这张报纸改变了我人生的轨迹。记得1993年6月29日,本来我要回老家,到《日照日报》工作,就是这一天,校报编辑部刘德敏老师让我去烟台日报社看看,说烟台日报社给了一个名额,如果有机会去那里也不错。我说,明天就离校了。刘德敏老师告诉我,你去一趟吧,去不去是一回事、留不留是另一回事。7月1日上午,我去了烟台日报社,就这样留在了烟台。学校推荐我到烟台日报社,就是因为我在校报工作过,我和校报一起成长过,这样才有了一个机遇,进入烟台日报社。我是烟台大学进入烟台日报社的第一个学生,格外珍惜这次机遇,所以说一定要常怀感恩之心,而且这种感恩之心是忠诚的。感谢烟台大学对我的栽培,感谢《烟台大学报》对我的栽培。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认认真真地把我们的本职工作做好,学校需要我们时,我们将全力以赴。
祝愿烟台大学明天更美好!
祝愿《烟台大学报》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