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粽子了没”,母亲突如其来的一句话让我一头雾水。许是听出电话这头我的茫然,母亲又补上一句,“端午节快到了。”我立马发出“原来如此”的“哦——哦——”之声,随之而来的答复却充溢着无奈:“你呀你……”
初遇端午大概是以粽子作为标志,家家户户抱着一捆粽叶,窗口溢出的气味丝丝缕缕伴着一股糯米特有的香气,感觉端午节要来了。然而心中并没有热切地期许,不过觉得是一个特殊的日子罢了。长大些,对它倒是愈加上心了,期待跟随糯米香味而来的假期以及即将到来的暑假。粽子和假期,大抵就是童年端午节的所有了。
我喜欢包粽子,用手将粒粒饱满的糯米装进两片粽叶围成的“漏斗”中。几次简单地折叠,拳头大小的糯米团子就被粽叶紧紧地包裹住,任它七十二般变化也难以逃脱。母亲用绳子从一边的中间入手,绳子两头从不同方位缠绕,熟练地绕上几圈用牙齿一咬,一颗有棱有角壮实的粽子立马呈现。我手脚灵活,立即自己试一遍,无论我怎么依样画葫芦、一脸滑稽地用嘴咬,只落得洒了一桌糯米的下场,惹得母亲掩嘴失笑。
我家包的粽子不大,挨个口味吃上一个也吃不饱。最简单的一种包法莫过于直接将浸泡好的糯米填进粽叶,不需要任何其他技巧,只要保证它不漏,三十分钟后,一个纯正的、散发糯米香的粽子即可上嘴。剥开失去色泽的粽叶,露出凝成一团的四棱锥,原本的米白成了黄棕,像是受三伏天欺负的小姑娘的脸蛋。另一种包法即是在此基础上塞上红枣、花生之类的干果,口感相比前者来说更丰富一点。
我最喜欢吃的是肉粽。蒜、老抽和料酒等原料腌制好的瘦肉,和着糯米用粽叶包裹,光看就让人垂涎欲滴。肉粽煮熟之后散发的香气总能叫我第一时间回家,酱肉的味道通过蒸煮完全渗透整个粽子。美中不足的是肉太少,一口下去,一点肉不剩,之后只能靠舌尖残留的缕缕余味将粽子吃完。为什么不多放点肉呢?我向母亲提议,母亲笑而不语。来年端午我偷偷包了一个纯肉的“粽子”,满怀期待地守着炉子,煮熟后只吃了一半,没了糯米的包裹,肉也没了特殊的香味。
以前每到端午的时候,母亲总会包上一些粽子,我们只在新鲜出炉时剥开一两个尝尝,但她却乐此不疲。开始的时候一家人一起包,然后是我和母亲,最后只剩下她。我劝她别包了,没人吃,她却一脸认真道:“端午节怎么能没有粽子呢。”
手机那头传来“嘟嘟”声,我才从回忆中回过神来。我放下手机,看着城市霓虹灯漫散的光束,明朗的夜空不见点点星光。母亲的教诲逐渐在脑海中清晰起来,又是一年端午节,别忘记吃粽子。